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二季
 今天,年度日更专栏《熊逸讲透资治通鉴²》,如期回归!300万字的《资治通鉴》,纵横1400年的中国历史,这样一头“大象”,要怎么才能读透?别怕,熊逸老师有“七把刀”,这是他这门课独有的备课方法论。
在开始学习第二季之前,推荐你先看完这篇文章。

你好,欢迎进入《熊逸讲透资治通鉴》,第2季开始了。

《资治通鉴》是一处精神原乡,每一代中国人都必须回到这里,关于这门历史大课的缘起,你可以戳👉《发刊词:每个人都必须回到这里》去回顾和了解第一季的发刊词。
我已经用了一年的时间,陪伴数万名得到用户,读完了《资治通鉴》前两卷的内容。越来越多的人,正在汇入这股洪流。
在第二季开始之前,我想先跟你谈谈我做这门课的方法论。
我做这门课程,感觉就好比厨师烹调一头大象,如何拆解,如何备料,如何加工,如何上桌,如何还能在色香味俱全之上做出独家风味,每一个细节看上去都好象重如泰山,而且无从下手,但说心里话,其实也不算很难,只要7把刀轮番上阵就可以了——职场中人应该都不陌生,无非就是小团队拆解大项目的传统套路。尽管古训叮咛“鸳鸯绣出从教(jiāo)看,莫把金针度与人”,但我还是不介意谈谈针法或者刀法的。

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二季百度网盘下载

  • 第1把刀:追本溯源

这应该是我们读历史的第一项功课,无论拿到一部书、一份档案,还是听到一个说法,首先就要追踪出处,评估一下信息源的可靠程度,还要考察的是,信息源如果存在失真的话,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是文字传抄的错误还是立场带来的偏见。这在历史研究当中甚至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分支,叫作史源学。

顺带我还会谈谈一些经典概念、成语和词汇的出处,对照它们的原始涵义和现代涵义,从这些细节里边看看我们的观念和语言的演变历程。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二季

  • 第2把刀:竭泽而渔

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,不同的记载往往会有出入。有些出入属于枝节问题,大差不差,但也有一些简直各说各话,南辕北辙。所以就有必要网罗所有材料,然后,要么从蛛丝马迹当中去伪存真,找到真相,要么给真相圈定出一个大概范围,在这个范围之内,让不同的说法和平共存,等待新材料的发现。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二季资源下载

以上这两把刀,意味着凡是司马光编写《资治通鉴》用到的文献,只要还保存至今的,我都会带你审视一遍。

  • 第3把刀:跟进学术前沿

毕竟不断有新文献出土,新的遗址和墓葬被发掘出来,历史的实物和文献可以互相佐证,这就使我们作为现代人,眼界可以高出司马光一筹。假如司马光死而复生,一定也会很乐意借助这些新知给《资治通鉴》查漏补缺的。

之所以第1季正文250讲,70多万字,仅仅走完了《资治通鉴》的开头两卷,除了打基础需要格外用力之外,还因为司马光对于战国历史,受限于史料,主要从《史记》取材,而司马迁更受限于史料,没少犯错,这些错误又被司马光照抄下来,今天就必须借助新发现的史料和历代学者的辛勤考订,花费很多篇幅来做校验了。
除此之外,历史问题涉及很多地理知识,所以有一种论调,说地理是历史的第四维。两千多年来,江河改道,行政区划变迁,实在错综复杂,千头万绪。仅仅在最近几十年间,行政区划的变更就已经数不胜数了,以至于古代地理如何对应现代坐标,我手边的所有《资治通鉴》参考材料在这一点上已经统统落伍了。所以我会尽我所能,小心查证,也请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帮我一起完善。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二季资源分享

  • 第4把刀:知人论世

剖析司马光的时代背景和政治、学术立场,看懂他在编写《资治通鉴》的过程当中各种取舍、剪裁和褒贬究竟应对着怎样的时代问题,又在他所处的时代里应对过怎样的责难和质疑。

  • 5把刀:思想史的专用解剖刀

我们阅读《资治通鉴》,还必须考虑到《资治通鉴》一经问世便成经典,而一部书一旦成为经典,就会催生出各种衍生作品,被不同时代、不同立场的人们从各个角度或者深挖,或者猛击,或者寄托豪情与悲悯,或者反复品评,不断从旧事当中领悟新意,而精英阶层的这些热情终于会辗转传导到民间,深刻影响民间文学,塑造底层社会的价值取向。凡此种种,时不时我就会带你从枝枝蔓蔓当中兜上一个圈子。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二季百度云盘

  • 第6把刀:古代意识

读古人读的书,想古人想的事,掌握古人的思维方式,让自己象一名古代人一样尝试理解并解决古代问题。对于那些深刻影响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,既要从当事人的视角出发,理解他们的局限,也要从上帝视角俯瞰全局,怀着千万个小心给历史复盘。

  • 第7把刀:现代意识

古代意识和现代意识需要不断切换,所谓跳进跳出。我们毕竟是现代人,既有各种现代知识武装到牙齿,也比古人多了几百几千年的历史经验,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任意选定参照物,正如古人所谓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使我们看待古代问题就象人类学家考察土著社会一样,比古代最顶尖的知识精英都要领先好几个身位,然后还会发现新问题往往都是老问题,让我们充分意识到阅读历史其实很有高级感,不同于低等生物只有很短时间的记忆。或者说,对历史经验的汲取使我们超越生命的局限,成为超级长寿的物种,有能力借助几百上千年的深厚经验理解世界,解决问题。

世界顶级大厨戈登·拉姆齐谈论烹饪,说刀不求多,三把刀几乎就可以应对一切。所以我想,拉姆齐如果需要烹饪一整头大象的话,七把刀怎么也都应该够用了。巧合的是,我小时候看过一本连环画,印象深刻,故事改编自一位巴西作家的讽刺小说。
小说主人公出身棚户区,从小就没饭吃,但偏偏饭量惊人,没满10岁的时候就获得了“七把刀”的绰号,后来又被称为“七把叉”。很可能这两个绰号在原文当中有着种族或者阶层的隐晦涵义,译成中文之后就无从索解了。无论如何,这位“天之骄子”到处表演暴饮暴食,总能艺惊四座,战胜同样饕餮的对手——可见“吃播”绝不是什么新生事物。
如今就让我接过“七把刀”的旗帜,用以上这七把刀为你烹饪一部《资治通鉴》,始终保持小火慢炖,没有刺猬型的宏大框架,只有狐狸型的丰富细节,闲听花落,优游卒岁。

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二季下载地址请点击:  点击下载

更多课程请点击课程列表

社群详情请点击网络付费平台平台列表

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二季

免责声明: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,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,仅用来学习,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!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,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