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陈平原:晚清画报中的近代中国百度网盘下载
北大陈平原:晚清画报中的近代中国百度网盘下载
梁启超所言的“传播文明三利器”中,报章的功业是很突出的。大众传媒在构建国民意识、制造时局与潮流的同时,也在创造着现代文学。报章也有高下之分,“相对而言,政论报刊最受关注,文学杂志其次,至于通俗画报则是偶尔被提及。”北大教授陈平原近二十几年则将目光放在注重“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”的晚清画报上,他以创刊于1884年终刊于1898年的《点石斋画报》为重点,该画报15年间共刊出四千余幅带文的图画,是今人直接触摸晚清的一个珍贵宝库。除了《点石斋画报》,陈平原也从已知的120种左右的晚清画报中选择了比较重要的三十种加以陈述。
由于画报本身属于都市文化产品,从生产、销售到阅读、传播,需要有一个完整网络。因此,晚清画报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上海、广州、北京、天津,其余城市只是偶有出现(如汕头、杭州、成都)。不同城市的画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,比如广东人高剑父、潘达微、陈垣等创办的《时事画报》旗帜鲜明地鼓吹革命,甚至对于“暗杀”情有独钟。
晚清画报囿于独特的历史时期,存世时间短、影响较小,且画报作为通俗读物,长期不被图书馆和藏家重视,即便是在上述发达城市,起初的保存与整理情况并不好。随着陈平原二十年来画报研究的开展,以及不断与海内外学界对话、互动,学界才逐渐重视这一“预流”的潜力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少晚清画报得到整理刊行,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也编印了一些集成资料。
从起笔的1995年开始算起,至去年收工,陈平原这部书的写作前后跨越22年。陈平原也为此东奔西走,除北京的北大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外,像国内的香港大学图书馆、广州中山图书馆,日本的东洋文库、东京大学图书馆、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,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、哈佛大学图书馆,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图书馆,英国的伦敦大学图书馆、剑桥大学图书馆等,都留下了他探访的足迹。
最近,陈平原多年苦心探求的成果集结为《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》一书,书中通过各自独立但又内在关联的十篇文章,将近代启蒙、新知传播、辛亥革命、女子学堂、科幻小说、帝京想象等诸多内容,配以三百多张图片,再现了晚清画报缤纷的面目。
1、【引子】以“画报”解说“晚清”,大变革时代的图像叙事与启蒙
2、【官场】晚清官场现形之怪现象,从糊涂知县到扣响养妓
3、【战争】画报如何体现轰动一时的战争事件?从中法到甲午战争
4、【外交】如何与西方列强打交道?外交政策在画报中的反映
5、【革命】画家如何“革命”?以辛亥革命和黄花岗烈士为例
6、【科技】“飞车”如何上天?画报中的科普与科技
7、【技术】西方器械之精利,从电气、铁路到快枪、水雷
8、【新知】西医之神奇,从剖腹出儿到妙手割瘤
9、【儿童教育】如何开启儿童启蒙?鲁迅、周作人等对儿童画报的推动
10、【教育】 “新学”之创办,从京师大学堂的运动会到小学生的登
11、【新闻】画报如何“叙事”?“秋风秋雨愁杀人”之秋瑾冤案
12、【女性】提倡女性教育——从推广女子学堂到女学生走向社会募捐
13、【女性】为何女学制服成为妓女争相模仿的对象?从画报看女性服
14、【市民】地位卑微的“巡警”为何成了画报关注的中心?
15、【职业】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中三百六十行的变化
16、【街景】 “帝都”北京的变迁,从皇上选美到庚子事变的炮火连
17、【风俗】世俗生活,从上海的洋人洋枪洋货到北京的乘冰床
18、【娱乐】赛马、赛人、赛脚踏车,西方娱乐活动之传播
19、【城市】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画报,不同城市之精神与气质特点
20、【总结】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,晚清画报中的古今对话
除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外,国内的香港大学图书馆、广州中山图书馆,日本的东洋文库、东京大学图书馆、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,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、哈佛大学图书馆,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图书馆,英国的伦敦大学图书馆、剑桥大学图书馆等,陈平原在海内外多方走访查考,利用各个馆藏的特点取长补短、优势互补。
陈平原坦言,“谈论晚清画报,不仅仅是以图证史;其中蕴含的新闻与美术的合作,图像与文字的活动,西学东渐的步伐,东方情调的新变,以及平民趣味的呈现等,同样值得重视。”从《点石斋画报》开始,晚清画报的最大特点是“画中有文”。因此,陈平原更关注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,以及它与社会政治、文化思潮、时代风尚的互动。全书涉及宗教、科技、儿童、教育、女性、帝京、胜景、民俗等多个话题。
全书从“画报”的角度切入,展开晚清研究的。书中牵涉从晚清到民国初年的画报120种左右,重点论述了其中的三四十种。书中通过各自独立但又内在关联的十篇文章,将近代启蒙、新知传播、辛亥革命、女子学堂、科幻小说、帝京想象等诸多内容,配以三百多张图片,生动再现了晚清画报缤纷的面目
从起笔的1995年开始算起,至去年夏天收工,陈平原这部书的写作前后历时22年。这中间,他东奔西走、殚精竭虑,利用到各地访学的机会,在各大图书馆寻找资料。除北京的北大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外,像国内的香港大学图书馆、广州中山图书馆,日本的东洋文库、东京大学图书馆、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,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、哈佛大学图书馆,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图书馆,英国的伦敦大学图书馆、剑桥大学图书馆等,都留下了陈平原探访的足迹。
之所以这样奔波,一方面是因为资料的搜集寻找,本就是开展学术研究前必要的准备工作。陈平原曾经在文章中谈过,他所在的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,训练硕士、博士研究生时的一项特点,就是极为注重旧杂志、旧报纸的阅读。他和其他几位老师,都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亲手在图书馆里至少摸过一两种杂志,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做研究、写文章,才会和读作家全集、选集的路径形成差异,才能更好地进入“历史现场”,建立对研究对象更加综合、立体的理解框架。
另一方面,是由于晚清画报自身的特点。由于画报本身属于都市文化产品,从生产、销售到阅读、传播,需要有一个完整网络。因此,晚清画报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上海、广州、北京、天津,其余城市虽偶有出现(如汕头、杭州、成都),但存世时间短、影响小,搜寻困难。而画报作为通俗读物,长期不被图书馆和藏家重视,即便是在上述发达城市,起初的保存与整理情况也并不良好。随着陈平原二十年来画报研究的开展,以及不断与海内外学界对话、互动,学界才逐渐重视这一“预流”的潜力,在这个过程中,不少晚清画报得到整理刊行,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也编印了一些集成资料。虽然总算让学者有了基本材料,但是这中间仍有残缺、甄别错误,以及体例混乱的遗憾,所以想深入研究,还是必须要“上穷碧落下黄泉”。
一般而言,体大思精之作都会给读者制造某种阅读上的压力。倘若读者想进入作者的论述,往往会希望找到有新意的节点,来调动好奇心与专注力。可以设想,在《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》中,除副标题之外,正标题中的“左图右史”与“西学东渐”是两大关键词。“左图右史”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,虽然在宋代之后,大量图谱佚失,让时人很难窥探真正的样态;但其沟通文字与思想、修辞与表达,确乎构成了某种中国文化意识。而“西学东渐”是近代中国的特定产物。当晚清中国遭遇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”的时刻,这两个元素也在“画报”这一文化载体中产生了碰撞,迸发出极富意味的文化张力。
陈平原在书中是这样介绍这种二元关系的:“谈论晚清画报,不仅仅是以图证史;其中蕴含的新闻与美术的合作,图像与文字的活动,西学东渐的步伐,东方情调的新变,以及平民趣味的呈现等,同样值得重视。”因为晚清画报中的图像,并不具有很高的艺术史价值,“谈论名画的‘观看之道’,或者‘图像证史’中的‘社会景观’及‘可视的叙事史’,乃至人文研究的‘图像转向’,对于晚清画报来说,都有点过于‘高大上’了。”由此可见,陈平原的晚清画报研究,并非单纯的图像研究,直面图像叙事本身的试验也很少。文字和图像,都不是被本质化的研究对象。而从《点石斋画报》开始,晚清画报的最大特点是“画中有文”。因此,陈平原更关注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,以及它与社会政治、文化思潮、时代风尚的互动。
基于此类思考,陈平原在书中讨论了诸如石印术的引进、报章的兴起、插画家的自我定位、画报和中国传统插图,比如绣像小说和典籍插图的关系,还有画报在讲述新闻时与报纸、书籍等载体的差别,都是饶有趣味的论述。而更重要的是,他把握住了“左图右史”在“西学东渐”浪潮中的特点:画报由于阅读的门槛不高,具备相当的通俗性。因此在“革命/启蒙”的变奏曲中,它的声部在“有家国情怀的低调启蒙”中。在表现日常生活的外衣下,既有老少咸宜的浅俗和趣味,也有神神鬼鬼、因果报应的劝诫,但更多是晚清三十年,西学的知识、观念如何进入中国的直观呈现。比如晚清妇女打台球,比如热气球成为清廷的“空军部队”,比如体育竞赛、学子演说的“国民进步”,再比如全民游园玩赏的帝京风景,等等。这些图画风情万种、五彩缤纷,表现了对新生世界的热情接纳与欢迎,也有对一个古老世界的包容与怀想。而城市的兴起发展,也给晚清画报的成长注入了催化剂。陈平原的画报研究,也自然地带有城市史的视野,使之更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传统的报刊研究中,政论报刊最受关注,文学杂志次之,至于通俗画报,只是偶尔被提及。因此,画报作为材料的新意,是足够的。但是,纯粹谈画报,很难做出好的成果。更需要研究者对这段历史熟悉,形成总体性的视野,能够与上下左右进行联系,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新材料,并提出新问题。陈平原的《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》可谓“廿载十文”,涉及“宗教、科技、儿童、教育、女性、帝京、胜景、民俗”多个话题,从中仿佛也能见到时代风气与学科扩展时的潮流
“左图右史”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,虽然在宋代之后,大量图谱佚失,让时人很难窥探其真正的样态。画报最大的特点就是“以图像为中心”,这之前,不管是当时刚刚兴起的为杂志配照片,还是源远流长的为小说画插图,在这些出版物中,图像仅仅是点缀的作用。直至画报产生——画报的时代,图像承担了主要的叙事作用,画师要唱主角,文字有时反而不太重要。“西学东渐”是近代中国的特定产物。当晚清中国遭遇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”的时刻,画报中,图画虽重要,但是新闻依旧是其基本内核。
陈平原在书中是这样介绍这种二元关系的:“谈论晚清画报,不仅仅是以图证史;其中蕴含的新闻与美术的合作,图像与文字的活动,西学东渐的步伐,东方情调的新变,以及平民趣味的呈现等,同样值得重视。”从《点石斋画报》开始,晚清画报的最大特点是“画中有文”。因此,陈平原更关注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,以及它与社会政治、文化思潮、时代风尚的互动。
《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》中,陈平原讨论了诸如石印术的引进、报章的兴起、插画家的自我定位、画报和中国传统插图,比如绣像小说和典籍插图的关系,还有画报在讲述新闻时与报纸、书籍等载体的差别,以及各个地区的画报所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特点等,都是很富趣味的。
晚清画报在那个时期承担了独特的历史作用:画报由于阅读的门槛不高,具备相当的通俗性。因此在“革命/启蒙”的变奏曲中,它的声部位于“有家国情怀的低调启蒙”。在表现日常生活的外衣下,既有老少咸宜的浅俗和趣味,也有神神鬼鬼、因果报应的劝诫,但更多是晚清三十年,西学的知识、观念如何进入中国的直观呈现。
比如晚清妇女打台球,比如热气球成为清廷的“空军部队”,比如体育竞赛、学子演说的“国民进步”,再比如全民游园玩赏的帝京风景,等等。这些图画风情万种、五彩缤纷,表现了对新生世界的热情接纳与欢迎,也有对一个古老世界的包容与怀想。而城市的兴起发展,也给晚清画报的成长注入了催化剂。陈平原的画报研究,也自然地带有城市史的视野,使之更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晚清画报大都存世时间不长,其中有政治打压的因素,比如广州的《时事画报》,但大部分是因为经营不善。上海的画报比较好办,因为附属于大报,发行起来比较方便。北京的画报基本上是自己在做,独立经营,又想广泛发行,那是很难的。这和北京的商业文化不太发达有关系,我们想象中的畅销读物,必须生存在一个都市化及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地方,晚清北京并不是这样的。
《启蒙画报》的广告自称发行十几个省,它可以这么宣传,但实际效果并没那么好。晚清中国,缺乏订报系统,极少专业书店,若没有大报做依托,只是委托别人卖的,放在某个杂货店或学校对面或贡院旁边街上小店代卖,商业上不可能很成功。这从画报上常见编者抱怨读者没眼光不捧场,以及办着办着一年半载就停刊,你就明白当初画报的市场环境。
不说市场环境,就说生产机制。画报大部分是周刊、旬刊或月刊,也有一些是附在日报里每天发一两张,后来才集结成册的。就新闻性而言,画报肯定不及日报影响大。除了技术能力,也跟读者设定有关,以妇孺为主或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为主,故强调娱乐性。比如同样报道前方战事,《点石斋画报》报喜不报忧,不及《申报》根据《泰晤士报》等及时调整与修正。
但画报也有超越日报的一方面,那就是时过境迁,画报依旧还能被欣赏。我谈《启蒙画报》时提及,著名学者陆宗达及著名报人萨空了都曾谈及儿时读《启蒙画报》的美好记忆,可你一查时间,他们读《启蒙画报》时,此画报已经停办多年了。也就是说,一份停刊多年的画报仍被收藏、阅读与欣赏。我自己的经验也是这样,儿时常读多年前的画报,那些图像自有魅力,能超越时间限制,提供很多精微、琐碎、美妙的信息。
石印术的引进,使得书刊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,这无疑有利于文化普及。在这中间,得益最大的是古书与图画的影印出版。此前印刷图像,必须先有画稿,再据以木刻,或镂以铜版,费时费力不说,还不能保证不走样,更不要说无法做到“细若蚕丝”“明同犀理”。而今有了石印技术,这一切都成为举手之劳。对于画报之能在中国立足,并迅速推广开来,这一技术因素至关重要。
所有新技术出现,不见得马上就会被接受,总是要过一段时间,其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,才会成为主流。大概十九世纪二十年代,传教士开始采用石印方式制作中文出版物,1878年上海的申报馆主人美查购进新式石印机器,开始成功的商业运营。1884年《点石斋画报》横空出世,开启了石印画报阶段。辛亥革命爆发,商务印书馆1911年11月至1912年4月间刊行14集的《大革命写真集》,用600余幅照片,配简单的中英文说明,有力地展现了“大革命”的宏伟壮阔。以后,制作精美且便捷的摄影画报开始引领风骚,石印画报退出历史舞台。
晚清画报请的都是中国画师,像高剑父那样留日归来的是特例,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师徒制培养出来的,笔法类似传统小说插图,这很正常。只是在实践中有所革新,如引入透视法等。谈论清末民初绘画风格的转变,画报不是好题材。我做研究,主要着眼点是文化及历史,如对西学东渐进程的呈现。你问他们怎么画,有的是有所本的,如照着一些西洋画报或明信片来画;有的是就近观察,也就是鲁迅说的,吴友如画上海妓女或上海街头各种景物画得很好,但画外国东西就不行了。因为他只能凭想象,比如他画海军及战舰,船上搁一门大炮,那风浪一来,不就掉下去了吗?因缺乏参考资料,也没有远方的生活经验,晚清画报大都更擅长描摹身边的人与事。
当初英国媒体、日本媒体都比我们发达,若能看到他们的画报,可以照着画。可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。大部分新闻纪事,只能靠画家悬想,这个时候,绘画的程式化便体现出来了。比如,师傅传下来的,画人物如何落墨,画山水又是怎么着笔,有一个模板的,画家知道怎么做。比如打仗的场景,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,图像其实不太具备认识功能,要靠文字来告诉你,这是哪一场战争,在什么地方展开,最后结果如何,那是文字的功能。
说到战争场面,很多时候画家确实沿袭明清以来的绘画传统,你一看这个场面很熟悉,与《三国演义》或《水浒传》的插图很像。画报中的上海街景以及百姓生活比较可信,至于皇上起居或战争场面,画家都没见过,只能悬想。有的是知识不足,有的是技术没到,比如晚清发生多次暗杀事件,画家不可能在现场。因此,有图不见得就有真相。
另外,我特别强调画报中人与物的程式化。关注绘画史的,很容易明白这一点。画画是有规矩的,平时训练有素,出手驾轻就熟。就像街头画人像,十分钟画一个人,没有问题,因为那是程式化生产。画报生产密度很大,画家每天工作,画很多幅,不可能精心构思,只能不断自我复制。真正的时事新闻,主要靠文字来呈现。
北大陈平原:晚清画报中的近代中国百度网盘下载地址:点击下载
更多课程请点击:课程列表(仅供参考,课程每天更新,详情咨询客服)
社群详情请点击:网络付费平台介绍
免责声明: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,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,仅用来学习,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!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,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!
北大陈平原:晚清画报中的近代中国百度网盘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