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心之谜: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
人心之谜: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
学者杨照将从弗洛伊德《梦的解析》的幕后故事出发,解析弗洛伊德的理论如何预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以及文明的压抑与原欲的爆发之间的必然联系。某种程度上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的时代病。
讲述 | 杨照
来源 | 《人心之谜: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》
01.
梦是人被压抑的愿望的变形实现
1896年,弗洛伊德将他对歇斯底里症的最新研究和理解,写成了一篇论文——《歇斯底里症的起源》。这篇论文今天读来都会觉得很好看,因为弗洛伊德用确定口气,讲了很荒谬的内容。整篇论文雄辩滔滔,是为了要证明:所有的歇斯底里症都源自于性侵害经验。
论文的论点在当时很轰动,带有强烈的戏剧性吸引力。弗洛伊德论证:第一,出现歇斯底里症状的人,年少时都曾经遭到性骚扰,甚至被强暴;第二,他还要更强悍地主张,所有的歇斯底里症有同样的单一起源。而他用来进行论证的案例,都是病人们在谈话中通过自然联想告诉他的。
这篇论文在奥匈帝国医学界遭到严厉的批判与嘲讽。事实上,弗洛伊德为此付出了颇高的代价。在《梦的解析》里,他分析自己做的梦,反映了他对无法顺利申上教授的痛苦。而他申不上教授最重要的理由,就是他发表了这篇恶名昭彰的论文。不过在书中,弗洛伊德竟然都没提论文这件事。显然他还是没有完全对读者,甚至可能也没有完全对自己诚实——他的梦、他的分析都转向关注犹太身份的问题。
换句话说,弗洛伊德并没有完整地解析他自己的这个梦,他是矛盾的。一方面,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犹太人的身份,不能升为教授;可是另外一方面,他宁可自己是出于犹太身份才申不上教授,这样就替换、掩饰了他在那篇论文上犯的严重错误。人心真的很复杂,人到底要什么,还真难确认。
《梦的解析》里有一句值得被大家好好记住的名言——梦是人被压抑的愿望的变形实现。我们的愿望不会那么直接地呈现,关键在于压抑和变形。愿望会有各式各样奇怪的变形,而且还是一层一层堆叠的变形,增加了我们自我理解的困难程度。
关于歇斯底里症起源的这篇论文,给弗洛伊德带来很大的挫折。哪怕在他自己编的文集里,这篇论文也被排除在外。不幸的是,这篇论文已经以其大胆夸张的论点出名了——1896年刚发表,立刻就被翻译成法文流传。这是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最早被翻译成法文的,法国人开始注意到,维也纳有一位如此离经叛道、语出惊人的医生。
没多久,弗洛伊德放弃了歇斯底里症单一起源的论点。不过在这个过程中,他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,深刻领悟到了《梦的解析》那句名言里所提到的“变形的实现”。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最严重的错误,错在竟然相信病人说的话,将病人说的话当作事实——病人所说的关于年少的经验与记忆,是经过压抑变形之后想象的,不必然就是原来的真实经验。
在治疗中,病人讲出这些伤害和痛苦的经验是重要的;可是医生不能对病人说的照单全收,而要去追究,为什么这个人会去想象、描述这样的事情(不管是否真的发生过),他如何以及为何会去建构这个经验中的各种不同细节。用这种方式来探索病人真正的心理结构,找出他真正生病的原因。这是弗洛伊德在付出了很昂贵的代价后,从病人身上所学到的新智慧。
02.
一战如何促成了弗洛伊德学说的传播?
1896年,早在弗洛伊德出版《梦的解析》之前,法国人已经翻译了他的论文。可是之后等了很久,才等到他下一部作品的法文译本出版。那是1922年,法国人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1916到1917年间写的《精神分析引论》。一直到1926年,《梦的解析》才有了法文译本。
弗洛伊德的著作引入法国的时间表非常有意思。弗洛伊德学说进入法国,比在奥匈帝国的发展,大概晚了十到十五年——正好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间隔。弗洛伊德的理论,从维也纳专业圈扩散到外面去,最大的推动力量来自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世纪真正的终结。对于人是什么、文化是什么、历史是什么,19世纪的欧洲有一套基本的看法。那一套看法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变貌,但其底层相信人类在进步,文明在进步,历史在进步,时间在往前行进,世界也就会越变越好。
那是19世纪最坚实的精神支柱。但是,打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欧洲这个乐观的进步信念。四年间,欧洲人打了一场荒谬的仗,无法解释的仗,或者说是无法用理性解释的一场仗。
如果历史是不断往前进步的,那么越年轻的人,在越进步的环境中成长,当然就会长成比前代都杰出的人,越后来的越杰出、越精彩。可是到1914年为止,人类有史以来最杰出、最精彩、最优秀的一代人,却在战争中被大量送入壕沟里。
壕沟战打了三四年没有任何进展,敌对双方各挖一条壕沟,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被送到壕沟里。每隔一段时间,这边的人就从壕沟里爬出来,向对方的壕沟进攻,在两边壕沟相隔的几百公尺、甚至只有一百公尺之间,暴露在炮火下的进攻部队死伤殆尽,最后只好退回自己的壕沟去。然后,下次就换另一边的部队出来,去进攻对方的壕沟,又在那几百公尺的战地中死伤殆尽,再退回去。如此反复,进行了三年。
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战争更能打击那个时代的信心。一整代的年轻人,在这样的状况下,完全毁灭了。1918年,战争结束了,但是有一些东西,永远不可能回来,不会回到原来的模样了。
一直到今天,都还有很多的著作在讲这段历史、这个主题。有本书叫《欧洲最后一个夏天》(Europe’s Last Summer),原来,欧洲的最后一个夏天是1914年的8月,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,欧洲就此结束——19世纪的人理解的那个欧洲,作为一个文明单位与文明信仰的欧洲,在那个夏天之后,就不见了。
理想上,一个整合的欧洲不见了。到现在,大家看得到的书都还在说“欧洲最后的夏天”,意味着经过了快一百年,即使有了全新的欧盟,欧洲消失在1914年的想法都还存在着。学历史的人知道,今天的欧洲不是、也比不上19世纪的欧洲。19世纪那个辉煌欧洲的终结,逼迫当时的人进行重大的检讨与反省。
而弗洛伊德的理论,包括《梦的解析》,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反省的新方向、新路径。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,弗洛伊德理论的主体部分就已经完成了。不过他还只是个小角色,不是巨塔,因为他超越了他的时代,就像尼采一样。
尼采在浪漫主义的气氛中诞生,可是他发挥巨大影响力是20世纪之后的事了。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觉得20世纪挺可怜的,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诞生,都是靠19世纪出现的思想来充作20世纪的主要养分。
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弗洛伊德会在短短几年内,以排山倒海的方式进入法国,征服了法国知识界?因为战争所带来的悲观气氛,还有不得不进行的反省:为何人要用这种方式彼此屠杀?为何曾经如此光辉灿烂、乐观进取的文明,会被创造这个文明的人用如此荒谬的方式自行加以毁灭?这中间的缘由,必然指向人类内在某种更深层的更黑暗的本性。
03.
文明的压抑与原欲的爆发
弗洛伊德理解人性的前提是原欲、性欲和攻击性,这些性质藏在文明都探触不到的内在。这样的观念,可以直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荒谬破坏相结合。如此的战争,无法再用过去的现实条件解释,在内在因果当中,有庞大的盲目的黑暗区域。那似乎是一种无法以理性衡量,更无法克制的破坏欲望,是原初的攻击性。
在大战爆发前,欧洲拥有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最高峰,所有最美好的东西。欧洲人普遍相信那是人类史上最美好的时代。然而接在最美好的时代之后的,却是这样一个无法阻止的大灾难。表面上,各国之间的秘密外交及其复杂的关系,是战争的起因,但对亲身经历过这一空前破坏的人来说,这种理由不太具有说服力,至少没有弗洛伊德提供的理论那么具有说服力。
弗洛伊德说人与生俱来就有原欲,就有性欲与攻击性,只不过借由文明将这些原始的欲望冲动压抑下去,持续地压抑。但并不是压抑下去就没事了,精神能量是会流动的。依照流体力学的原理,能量被压抑,压力增大,就必须要寻找出口。
这一套完整的理论,给当时的欧洲人提供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解释,足以和奥斯瓦尔德·斯宾格勒的《西方的没落》中的理论相提并论,引起战后欧洲社会的普遍关注。
斯宾格勒在《西方的没落》中提出的解释是,文明和生命像季节一样,有春夏秋冬,有童年、成年和老年。欧洲的19世纪就是文明的壮年时期。因为夏天过完了,一定就是秋天,不会一直维持夏天的繁盛,人也不会一直维持壮年而不老化。欧洲文明已经进入秋季,而战争,就是这个文明的老化表征。这是斯宾格勒的说法。
而弗洛伊德说的却是:之所以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,是因为19世纪的文明成就太过于辉煌,必定靠累积大量压抑才有办法产生如此的辉煌。
弗洛伊德的另一本名著《文明及其不满》写:文明必然附随带来不满,辉煌的文明累积制造了太多不满。不满就在文明中不断孕育,不断涌现,不可能永远被压抑。文明越绵密,越要求有礼有节的秩序,就越少有不满可以发泄的地方,压力无处逐步宣泄,于是就在文明礼节最脆弱的地方,不是发泄出来,而是爆炸出来了。爆炸出来时,连带造成了巨大的毁灭。
用弗洛伊德的理论,而且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形成的理论来看,从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非但不是件神秘奇怪的事,反而是顺理成章,有此必有彼,是必然的结果。
那样的文明成就,那样一种华丽夸饰的文明,将每个人的攻击性全都压抑着,压到最后只能以大爆炸收场。这一点都不奇怪,是必然要发生的。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感到惊讶,不过是因为大家没有听过弗洛伊德的理论,在他的理论中早已含藏了对这样一场大爆炸的警告和预示。
如何获取课程?
人心之谜: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百度云盘下载地址:点击下载
更多课程请点击:课程列表(仅供参考,课程每天更新,详情咨询客服)
社群详情请点击:网络付费平台介绍
免责声明: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,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,仅用来学习,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!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,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!
人心之谜: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