樊登读书会:万历传
樊登读书会:万历传
万历,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,一共当政48年,10岁当上皇帝,由张居正作首辅,辅佐朝政。张居正更是万历的老师,教育他成才。实际万历当皇帝的前10年,还是一个小孩子,当然不懂如何治国,只能听命于母亲和老师。对张居正提出的见解、主张、想要推行的政策,都是言听计从。
张居正,是一个有理想、有抱负的人,一心想把明朝治理好。所以在他辅佐万历的10年里,推行新政:丈量每一寸该交税的土地,每个官员,都有明确的工作验收时间节点(考成法),比如,到秋收季节,各个地方的官员,就要逐层上报收成:确切有多少亩地,每亩地收成是多少?过时不报,立即治罪。很多不服张居正的大臣们,不上报,或者上报不及时,就被叫到皇帝面前,在大殿上直接庭杖,很多人直接被打残、打废,甚至被打死,经过这样的严刑峻法,官员们人人自危,工作做得兢兢业业,经过1年的新政推行,国库由他刚刚接手时的空虚状态,变为满盈。国力空前强盛。
万历帝十岁登极,少年天子励精图治,与张居正联手打造万历盛世。张居正死后,却对其抄家清算,掀起数十年党争。其后二十几年不上朝,被大臣痛批“酒色财气”。运筹“万历三大征”,战果辉煌,最后岁月却为辽东战事所困。在位四十八年,一生分为黑白分明的两段,心灵在成长中蜕变。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压抑、偏执与报复?他的人性弱点为他的王朝带来了哪些厄运?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帝王被神圣化,号称真龙天子。御用文人们又给他们涂上光怪陆离的油彩,罩上神秘莫测、令人眩目的光环。于是,帝王便成了神坛上的偶像。对于老百姓而言,“天高皇帝远”,仰头望去,只见一片混沌迷离,难识庐山真面目。这就给撰写帝王传记增添了难度。近几十年来,把帝王将相赶下历史舞台,这使得人们对他们的研究与了解,反倒比前辈更生疏了。在人们脑海中的帝王,几乎都是一幅幅脸谱化的漫画,都是一副副骷髅般的骨架,毫无个性可言。
诚然,帝王是一种制度或一个时代的象征,但他首先是一个人,一个活生生的人,一个有血有肉的人。写帝王传记,既不能神圣化,也不能脸谱化,而要还他一个凡人的本来面目。我写这本书,试图把万历皇帝这个人的真实而全面的形象,活生生地再现于读者面前,并且透过万历皇帝这个人,复原一幕幕早已逝去了的历史场景。
但是在张居正去世后,万历皇帝,对张居正的家属,经行了清算,怀疑张居正在位时贪腐了很多。但实际上,张居正家确实没有多少贪腐的东西。在那个年代,算是非常好的官员了。真心就是为了国家鞠躬尽瘁。那万历为什么非要清算张居正,其实是因为张居正在皇帝头上压的时间太久了,万历皇帝长大了,要独立,要摆脱张居正的阴影。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打压张居正及他一家人。其实我暗自猜测,可能在随着万历皇帝长大的过程中,肯定有过自己的想法,都被张居正认为幼稚啊,不成熟啊,等等各种理由没有尊重万历皇帝的意见。在万历皇帝心中留下了种种不快。在他长大以后,张居正刚刚身故,就找理由来清算他的家室。
这个官场的斗争过程,其实和我们现代的家庭内部斗争有类似之处:如今,家里的孩子长大了,叛逆了,要独立,要掌管自己事,要有话语权、选择权、决断权;我们当父母的,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思想,孩子们慢慢长大了,我们就要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,听取他的意见,逐渐让他自己做主。有意见,也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协商解决。
要把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历史加以复原,谈何容易!一位西方哲人说,人不可能两次涉过同一条河流。对于历史长河而言,何尝不是如此?从这个意义上讲,复原历史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但是,历史学家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。为此,必须博览群书,做到言必有据,虽然不能说无一字无来处,但至少要做到书中所有的人和事,所有的情节、对话,都有根有据,有案可查。这大概是历史传记和文学传记的区别所在吧。一言以蔽之,真实性压倒一切。它与虚构、杜撰、想象之类无缘。历史传记要写得生动活泼,向文学传记借鉴一些方法是可取的,但一切都必须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,才有意义,否则就不成其为历史了。
人们阅读帝王传记,最有兴趣的莫过于那个专制时代神秘而森严的宫廷。在这个狭小而又无限的天地中,帝王有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、操纵、玩弄芸芸众生的命运,演化、改变时代前进的步伐。人们不一定对这一时代发生的一切事件感兴趣,却有理由要求历史学家提供帝王的政治色彩、权力欲望、个人素质以及宫闱生活,帝王的内廷与外朝大臣的微妙关系,当时最为敏感的政治事件的幕后活动。而这恰恰是一般通史、断代史、专题史著作所难以做到的。帝王传记的魅力就在于,以个案分析的方法,从微观研究着手,反映出宏观的视野,给读者以深沉的历史启示。因此帝王传记切忌写成某个帝王在位时期的断代史,即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无所不包的历史切片。否则,传主就将被淹没于历史的汪洋大海中,帝王传记也就丧失其存在价值了。
本书的传主明神宗朱翊钧,人们习惯于用他的年号称他为万历皇帝。他是明朝第十三代皇帝,既没有明太祖朱元璋、明成祖朱棣的雄才大略、叱咤风云的事迹,又因他的后半生疾病缠身,长期难于视朝,导致颇多非议。如果据此断定他是一个平庸之辈,是一个昏君,那也未免太过于简单粗暴了。其实,他在位的万历一朝四十八年,在明代历史上乃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很辉煌的一段,令世人瞩目:经济迅猛发展,商品经济高度发达,人文蔚起,能人辈出。仅就这一点看,万历皇帝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。
对万历皇帝进行深入研究,便会发现许多难解之谜。在他即位的第十一年,对之前尊崇备至、言听计从的顾命大臣内阁元辅张居正,以及另一名顾命大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,居然一下子翻脸,不但政治上予以否定,而且抄了他们的家。这是为什么?他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,亲政以后,独断专行,到了晚年却怠于临朝。这又是为什么?他本人是宫女所生,却瞧不起宫女所生的长子,迟迟不愿册立他为皇太子。这又是为什么?他的臣下直言不讳地批评他迷恋于酒、色、财、气。这种个人的秉性素质,对于一个皇帝有什么影响?这些都值得细细地加以讨论。
更多课程请点击:课程列表(仅供参考,课程每天更新,详情咨询客服)
社群详情请点击:网络付费平台介绍
免责声明: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,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,仅用来学习,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!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,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