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师回忆录:存在的和不复存在的北京

在看理想的新节目《京师回忆录:存在的和不复存在的北京》中,主讲人 建筑师朱起鹏将 从建筑的角度入手,带大家重新理解这座复杂的城市。

每一个建筑的背后,都有各种历史的、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,相互作用。从建筑的角度讲北京,是走到历史宏大叙事的背后,看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。

节目中走访的30处新旧京城中的标志性地点,是北京历史的切面,也是另类的城市游荡指南。让我们跟着朱起鹏一起,开始探索吧。

《京师回忆录》是关于北京的。

有人说,北京就北京呗,干嘛还京师呢,不知道还以为北京师范大学呢。

“京师”啊,是个老词儿。《春秋·公羊传》里就解释:“京者何?大也。师者何?众也。” 京师,就是人口众多的广大之地,天子之居。所以说,京师就是首都的代称。

照这么说,西安、洛阳、开封、南京,都当过京师。但从13世纪开始,京师基本上就特指一个地方了,那就是元明清三朝的国都——北京。

北京各位应该都不陌生,即使您没来过,也一定会从各种各样的传媒中获取它的形象。很难找出一座中国城市,它的建筑和城市面貌,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想象之中。

‍‍‍‍‍‍

了解得多了,刻板印象也多。比如,北京大概就是中国的都市里负面评价最多一个。首先是历史遗产的大量消失,大家似乎总能听到四合院被拆除的消息。还有城市发展摊大饼,环线一圈接着一圈的建,交通却越来越堵。

凡此种种,多了去了。但凡是大城市的毛病,北京似乎个个都是加强版。

但我们心平气和地想想,这似乎也只是事情的部分面貌。比如说到历史遗产的破坏,北京明清旧城现有受到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33片,占到整个旧城面积的近四成,在这种规模的城市中名列前茅,其实远好于很多我们所谓的“古都”。

再比如,备受诟病的环线“摊大饼”,脱胎于上世纪30年代的莫斯科规划,这种“单中心+环线+放射线”的布局,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规划方式,很多城市都有采用。而且环线的初衷,其实是让大量车流和人流绕开城市中心,这个目的在当时的观点看来,甚至是利于北京核心区旧城保护的。

当然,这不是在为北京开脱,我这小节目也绝不是翻案大会。我只是想说,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观察对象,单一角度和单一立场,可能都无法解释问题的全部

2.

北京,可嫌可爱

其实,自从北京成为这个庞大多民族国家的首都开始,就在争议的旋涡里。即使是那个大家心驰神往的老北京,也不例外。

比如清末的康有为就不喜欢北京,他说:“燕京之能久建千年,实因金、辽、元、明,便控于辽漠之故,盖据乱世凭险之都,非升平世阜民之地也。”也就是说北京全靠地缘政治优势,根本不利于发展经济。

外国人中很多也不喜欢北京,比如1860年进入北京的英军翻译斯温霍就说:“一直以来(北京)被耶稣会的传教士及其他外国人描述得天花乱坠。结果它只是一个非常乏味的地方。”

近现代那些文人就更狠了。陈独秀曾写过一篇《北京十大特色》,说是归纳北京特色,其实都是嘲讽北京的弊端。比如说他举到的“北京特色”:“安定门外粪堆之臭,天下第一。” 您说这是好话么?

非议北京的人真不少,但爱北京的人更多。出生在浙江绍兴的周作人,谈到北京的好处,竟然说“大约第一是气候好吧。”这真让人有点意外,和现在很多江浙朋友吐槽北京气候的口吻截然相反。

同为浙江人的郁达夫,也说“统观北平的四季,每季每节,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。”郁达夫在比较了上海的闹热,南京的辽阔,广州的乌烟瘴气之后,概括北京为“典丽堂皇,幽闲清妙“,全是好词儿,喜爱之情溢于言表。

当然,对北京的爱,人们最能达成共识的,还是城市中那些俯拾皆是的历史遗产。红学家吴世昌说“北京的好玩”“完全是在建筑”,比如“大街上摆着红红绿绿的牌楼和城门座子,白石的桥配着更白的白石栏杆”,跟绕口令一样。

历史学家蒋廷黻(fú)更是“觉得北平事事可爱,处处可爱; 宫殿庙宇图书馆诸大建筑固可爱,小胡同,破市场亦可爱”。就没有不喜欢的。

3.

建筑的变化里,流动着北京的历史

体会北京的这些可爱,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?我从日本学来个词儿,叫“历史散步”。

从80年代开始,东京开始尝试在城市中建立所谓“历史文化散步道”系统,以12条线路、100多公里的长度,由点到线按照不同主题,串联起城市中不同的历史地点和古迹,再由线到面形成一个认识东京历史文化的完整网络。

正是它们,让现代化的东京成为一个富有深度和历史积淀的城市。

东京可以,北京应该更可以。其实早在1988年,在北京任教的日本人竹中宪一就出过一本《北京历史散步》。他以1979-1986年的《北京日报》与《北京晚报》登载的有关北京的纪事为基础,辅以实地考察,介绍了北京当时的风物、人情和习俗。

当然,北京的第一本“历史散步”还可以追溯到更早。14世纪的元末人熊梦祥编著了一本《析津志》。他活了90多岁,年轻时做过白鹿洞书院山长,相当于双一流高校的校长吧,后来又做崇文监丞,主管刊印图书,每天能泡在资料堆里。他对北京,也就是当时的元大都非常熟悉。那本《析津志》便是对元大都的城池、坊巷、官署、庙宇和人物、风俗详细系统的记录。

《析津志》刊行,文人争相阅读,大家实在是太喜欢这种书了,也掀起了同类书籍的出版热潮。不但明代有《宛署杂记》《帝京景物略》,清代还有《日下旧闻考》《天咫偶闻》,民国时又有《旧都文物略》和《北平旅行指南》。可以说不同的时代,人们一直对“北京历史散步”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
但如果我们对比这些不同时代的文本,却会发现很多条目上的差异。比如明代的《帝京景物略》,记述现在阜成门内白塔寺西北,曾有一座朝天宫,“重檐巨栋三千间”,堪称当时北京的第一大道观,是现在雍和宫的五、六倍大,壮丽与紫禁城不相上下,溢美之词洋洋洒洒。

但很可惜,朝天宫在明末时烧掉了。等到清朝乾隆年间,人们写作《日下旧闻考》,朝天宫的遗存只剩下“西廊下有关帝庙,乃土人因其余址而葺之者”和庙前一段尚存旧貌的石甬道。再往后的著作里,大家干脆就绝少提到朝天宫,关帝庙和石甬道也淹没无闻。到了解放后,更没几个人知道朝天宫了。

不过在2000年以前,白塔寺西北的街道胡同中,依然能看到诸如“东廊下”“西廊下”“中廊下”“宫门口”这样的地名,它们仍清晰地在旧城肌理中标识出了明代朝天宫的建筑格局。

但2000年以后,东廊下、西廊下的北段全部拆除,改建成现代化的住宅和写字楼,明代朝天宫的北半部就连遗址也不存在了。一座堪比宫殿的大道观,在历史和现实中渐渐隐去,不由得引人唏嘘。

北京是一座老城,但它又时刻变化着,你眼前的建筑,隔段时间就很可能面目全非。1924年,周作人先生走过当时的西四牌楼,“望着异馥斋的丈许高的独木招牌”,曾感慨它仍保持着“义和团以前老店”的形制。但今天,不但这种带“独木招牌”的商店再也找不到了,连那座异馥斋和它旁边的西四牌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。这才仅仅过了96年。

4.

建筑的故事,就是整个社会的投影

有时,我们对于城市和建筑的历史,特别容易健忘。你每天看着它,觉得非常熟悉,熟悉到都不会把拍摄的镜头朝向它。但有一天,当它们消失了,你就会发觉,怎么也回忆不起那些建筑与空间的细节了。所以,尽快梳理这些信息,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儿。

以往对北京的描述,似乎带有某种固定的范式。比如,言及北京,必然是“里九外七皇城四,九门八典一口钟”。提到某个东西,要么是历史悠久的,要么就是精美绝伦的。或者“倍儿地道”。

大家习惯把北京端在一个位置上看,没人深究它们对与不对。仿佛带上瓜皮帽,穿上个红马甲,手里再捏串糖葫芦,就成功进入北京的语境了。我们对这座城市过去的想象,都套在一个叫“老北京”的壳儿里。

可另一面,我们又会被现实困住,比如尴尬的假古董,变了味儿的传统和不那么美妙的城市体验。我们有时挺矛盾的,总在一个存在的和不复存在的北京之间摇摆。

但实际上,这座城市的层次很多,细节也很多。它真实的面貌,可能掩藏在很多误读和刻板印象之下,需要有人帮您择一择。 京师回忆录百度网盘下载

还是那个问题,您为什么要听我在这儿给您讲北京呢?

可能在众多北京历史的爱好者中,我的身份有点特殊,是个建筑师。这帮人啊,爱较真在各种描述和形容词之外,我更关注实实在在物质化的东西。你说一座建筑,那它到底多长,多宽,多高。一片所谓古老的遗迹,它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真实面貌。

我关注考古的新发现,也喜欢社会学新解读。我喜欢翻历史书,也爱听普通人的口述史。 我希望走到历史宏大叙事的背后,看看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。

在我眼里,那些今天辉煌的建筑和烟消云散的遗址,当初可是一个个真真切切的工程。那里会有决策者的犹豫,有设计者的失误,甚至还有无数人的生离死别。 每一个建筑的背后,都有各种历史的、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,相互作用。

作为人类物质生产的集大成者,建筑的故事,其实就是整个社会的投影。

5.

在存在的和不复存在的北京之间,

来个不紧不慢的“历史散步”

我希望换一种讲历史的方式,带您回到那些建筑诞生的现场,追溯它们背后的光荣与梦想,也还原人们曾经遇到问题与困境。我还会记录建筑的消失与变化,更清晰的展示这座城市的发展演变的路径。 京师回忆录百度云盘分享

我希望带您拨开各种“老北京”的迷雾,把藏在大街小巷和古史杂谈中的线索,一点点拼凑起来。当这些线索连缀到一起,就会冒出很多有趣的话题。

比如,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作为首都呢?要知道元朝之前,中国从来没有过纬度这么高的全国性首都。

因此,我们的第一部分,就叫做“制造北方的都城:北京定都略史”,我们会先从一个考古现场开始,看看两万年前王府井的狩猎俱乐部。

我们也会透过南宋使臣的眼睛,审视一下金中都对开封汴梁的超级模仿秀。我们还会站在永乐年间的朝堂上,听听那些反对在北京建都的大臣们的意见。

北京城建立起来了,我们又如何评价它的规划成就?我们会说到宫殿、园林和坛庙,也会谈谈城墙和遍布城市内外的坟墓。

北京城有很多奇观,虽然有些你已司空见惯,但我还是想把它们抠出来,让你重新认识一下。除了景山、琼华岛这些市中心堆起的高大山体,北京还有一大堆开在庙宇里的超级市场。

人们爱北京,很大一部分是爱它的人情,喜欢它的生活。但旧时真实的北京生活是什么样,您还得听听这第三部分“京师生活指南”。 京师回忆录资源共享

它会介绍普通人的四合院起居,比如人们怎么摆家具、怎么上厕所,冬天怎么取暖、夏季怎么乘凉,人们都爱去哪买东西,又爱去哪娱乐消遣。清朝的高端会所什么样,梅兰芳先生首次登台的戏院里,您又该怎么叫好。

除此以外,我还和您聊聊旧时北京的餐饮空间,也就是饭馆,并冒着被骂的风险,尝试探索一下所谓的“北京菜”到底是什么,它们真的那么不好吃么?

前面说那么多,都是那过去的事儿。这座城市又是怎么发展到如今的面貌呢?我会从北京的几座教堂说起,聊聊西样风格对城市风貌的影响。还会以地铁2号线的前身——环城铁路为例,谈谈北京有点落后的近代化历程。

这里既有日伪时期的《北京都市计画》,也有梁思成、陈占祥二位先生未能完全实现的“梁陈方案”。最后我们还会解剖一只旧城的麻雀,以我从2012年就开始跟踪观察的一处道观旧址为例,浓缩一下北京旧城当代发展的面貌。

京师回忆录:存在的和不复存在的北京  下载地址请点击:  点击下载

更多课程请点击课程列表

社群详情请点击网络付费平台平台列表

京师回忆录:存在的和不复存在的北京
得到喜马拉雅付费课程一折起

免责声明: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,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,仅用来学习,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!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,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。

京师回忆录:存在的和不复存在的北京